好久沒更新,其實都在跑活動,最近也接受了專欄邀約,會慢慢開始補資料過來
(也包含了要慢慢把一堆欠稿的東西寫完)
-----以下正文-----
-「又生病了!」、「各位大大請問這是什麼?」…。
每到季節交替時分,這樣的問題總是在各大觀賞魚社群討論平台出現…
只要是常常在觀賞魚愛好者討論區出沒、或是手機聊天交流平台有觀賞魚飼養討論相關群組的魚友,相信對上面所提到的問題一定不陌生。特別是當養魚久了略有心得的魚友們,一定感受更深!每年的換季時刻,相關問題往往是一個接著一個如雪花般飛來,若是能有正確的、基於科學基礎的回應還好,但倘若給予的回應僅是個案經驗處理,那麼往往就會發生治療失敗,魚隻往生的狀況發生。究竟為何會有這麼多的疾病在換季時出現,該怎麼處理和預防等,便是今天所要介紹的內容。
每年在換季時,疾病爆發、失溫等大規模傷亡案例頻傳;對大部分人來說,買藥的錢甚至比買整缸的魚還高價,所以也有不少愛好者因而受挫、覺得自己糟蹋了生命而不再養魚。事實上,若培養了正確的觀念,其實是可以安然地度過換季階段,讓養魚不再成為一件心理上的負擔。
以現在的季節變化而言,會對生物明顯有影響的主要集中在3-5月及10-12月;分別就是溫度由低轉高、高轉低的時節。在天然的環境中,由於生態環境完整,因此水中的生物都有對應的適應方式,故除非是有極端氣候、汙染等狀況出現,否則鮮少聽說因為換季發生的疾病而對野外魚隻有大量傷亡的狀況發生。不同於天然環境,魚缸的系統往往是以觀賞為優先考量,相較於野外複雜且多元的生態系統,魚缸僅有單一的硝化系統,同時在性質上又是屬於封閉性循環系統,僅能透過換水等處理方式來達到系統維持的目的。因此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若有遭遇換季時的水溫變化導致魚體緊迫、病原菌活躍,將極易爆發疾病。
為何換季會發生疾病?
在談換季前,要先了解疾病要發生的三條件:1. 水質環境不佳、2.魚體免疫力下降、3.水中存在可達致病程度的病原菌,只要三者條件滿足,則魚隻將會罹病。
換季造成的水質影響
若是沒有控溫的魚缸,在一般室內空間往往溫度會低於室溫攝氏2度左右,因此在魚缸封閉式的水體中,若沒有注意好控溫,在寒流來襲或是變天時,每天的溫差甚至可來到攝氏7度左右的幅度,如此巨幅的溫度變化對於水中系統和生物的生理代謝影響非常大;因此對於魚類而言,是非常容易造成緊迫(stress)的狀況。
魚隻緊迫的狀況
緊迫是魚隻面對壓力時的一種狀態,在魚缸中造成緊迫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和其他個體間的競爭、人為的干擾、環境水質的改變…等。當魚隻感受到壓力時,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若長期在飼養的過程中處於緊迫狀態,不僅會影響個體的體色表現,甚至可能會有早夭的狀況發生。而水溫的下降首先影響了魚隻的代謝外,其次也會造成緊迫的產生,導致免疫力下降。
水中存在可達致病程度的病原菌
有許多會造成魚類生病的病原菌,其實不必過度緊張,甚至有部分病原菌都是水體中的常在菌,當條件滿足時這些環境中常在的微生物也會造成疾病(條件致病菌)。而水體中的病原菌,在未檢疫的狀況下,大部分可能是由購入的水草、魚隻所帶入;若當下未滿足發病條件,一時間不會造成疾病的發生,但病原菌將會潛伏在魚缸中,待條件滿足後出來作亂。
換季的氣溫變化、魚隻緊迫、疾病發生的三角關係
當滿足了上述三條件後,疾病隨之發生。簡言之,即換季時水溫變化造成魚隻代謝變慢、緊迫不適而抵抗力下降,同時由於某些病原菌對於低溫耐受度高、甚至喜好低溫;而因為冬季的魚隻代謝變慢、食慾降低甚至拒食,投入水中的餌料往往在水中腐敗、滋生細菌及病原菌,故導致了在換季時期疾病大量發生的現象。
一般而言,大部分熱帶產的魚類只要低於20度便會感受到緊迫,溫帶型的魚類則是可耐受到10度左右的低溫。而大部分換季時經常遭遇的疾病則是以10-22為活躍溫度;故換季時,低水溫、魚隻緊迫、疾病的發生三者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
換季時的觀賞魚常見疾病
在室內觀賞魚飼養過程中,冬天換季時常遭遇到的疾病主要是:1.水黴病、2.白點病、3.胡椒病、4.腸炎病…等。由於每個疾病都可詳細說明原理和治療方式,未來將會一一進行探討,本篇筆者就以溫度和疾病成因、症狀進行說明。
1. 水黴病-主要病原為真菌。好發在低溫時期,會在患部短時間內出現如蒲公英狀的放射狀棉絮物,極易辨認;好發於魚的眼、口、鰭等處,嚴重時患部會擴大、棉絮狀物亦會出現在體表其他部位。
2. 白點病-主要病原為纖毛蟲。亦好發在低溫時期,會在魚體身上各處出現大顆粒白點,極易辨認,傳染力高且不具魚種專一性,很容易整缸所有魚種都受到感染;嚴重時魚體黏膜、鰓絲受到破壞、消瘦,且容易併發細菌性感染。
3. 胡椒病-主要病原為卵圓鞭毛蟲。亦為低溫時期好發之疾病,會在魚體身上各處出現細小白點,宛如撒了金粉般,傳染力高且不具魚種專一性;通常爆發時病程快速,較白點病有更高的致死率,對小型魚、幼魚有極高的威脅性。若治療不當極易復發。
4. 腸炎病-腸炎病只是一種概稱,事實上腸炎病可能是吃了變質的食物、細菌性感染等原因導致。但在冬季,經常是因為低水溫代謝變慢,食物吃入後,在魚隻腸道內滋生細菌、腐敗而產生了腸炎的現象。這時會出現的症狀,輕微者是便秘(腹部膨大,泳姿、進食正常但不排便或少許黏液便),嚴重者將會產生腹腔積水(的病症,將有極高的死亡率。
當愛魚發生疾病時,對於飼養者而言大部分都會有極大壓力;不論是看到魚隻受苦、藥物的選擇及療程操作不熟等,都會讓飼養者感到無力。因此在季節變換期間,透過適當的飼養管理操作,將可有效預防換季疾病的產生。
如何平安度過換季時的水溫變化呢?
低水溫、魚隻緊迫、病原菌三方為密不可分的關係,但要解決這些問題,最容易達成的便是-維持水溫。當水溫維持在24-28度時,由於溫度適中,為大部分魚隻最能適應的溫度,因此若不考慮飼養系統是否健全、人為干擾與否等因素,在代謝良好、不感到緊迫的情況下,魚隻免疫力也能正常運作。
若您無法選購加溫設備,請將魚缸不要置於風口以避免溫度過低;同時也需要減少餵食,讓魚隻腸道內不要有過多的食物殘留,同時也避免產生殘餌,減少殘餌腐敗破壞水質、滋生病原菌的機會,以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結論
要安全度過換季時期,每個觀賞魚玩家都需要控溫設備。若您沒有溫室魚房,快去採購一隻可控溫的加溫設備吧!當溫度維持好,魚隻免疫力好,自然病原菌難以肆虐,也能避免遺憾的發生!
全文刊載於Fishbook 換季時節的魚病預防與照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